有机半导体材料研究获进展-当前热点
来源:中国化工信息网
2023-05-15 13:25:42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近日,华东理工大学吴永真教授、朱为宏教授团队等在有机半导体材料领域取得进展。研究团队引入氰基膦酸单元,发展双亲性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,通过动态自组装构筑有序、超薄、表面超浸润层,解决了器件应用中载流子输运和界面缺陷控制两大难题。
有机空穴传输材料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半导体材料,在静电复印、激光打印和有机发光二极管等领域实现了商业化应用,同时也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、有机光伏电池和钙钛矿太阳电池等新型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。然而,在光电器件应用中,有机空穴传输材料仍面临诸多问题,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低迁移率特性限制电荷输运性能。
研究团队利用动态锚定自组装策略,构筑单分子层水平的均匀、有序、超薄电荷传输层,大幅度提升空穴输运效率。他们还通过双亲性设计制备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,实现表面超浸润与界面缺陷控制。
该新型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具有可锚定、易溶解、易加工、超浸润等多项优点。用其制备的反式结构钙钛矿太阳电池在第三方机构的认证效率达到25.39%,为目前该类太阳电池的最高认证效率。此外,该材料良好的浸润性有利于制备大面积器件,1平方厘米的器件和10平方厘米的模组分别实现了23.4%和22.0%的效率。该类材料不仅适合于钙钛矿电池,还可用于有机聚合物太阳电池,具有很好的通用性。来源:中国化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