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动态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体育发展方向研究
邓庆园 柳州工学院
乡村振兴是我国新时代推动农村发展的战略举措,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民群众将因此受益,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。随着生活的改善,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,因此,在这个背景下大力发展农村体育,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群众提供一个健身平台,不仅能让广大农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,进一步丰富他们的生活,而且还能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,进一步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。
一、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农村体育的必要性
(资料图)
近年来,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改善。随着群众生活的变化,他们的精神需求也得以提升。农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内在需求增加,因此,为了最大限度满足当地群众的需求,必须整合农村体育资源,发展农村地区体育运动,这也是推动体育发展成果实现各界共享的一种具体方式。此外,大力发展农村体育也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新的就业岗位,引导社会资本合理流动,改善当地的产业结构,从而引导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,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。因此,从一定意义上来说,推动乡村体育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是相辅相成的。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现乡村振兴,可以带动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富裕,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稳定基础,反之,如果当地群众仍不富裕,那么农村体育事业难以发展。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是推动农村经济活跃的一种手段,能够提高农村就业率,进而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状态,推动农村地区实现乡村振兴。在实际操作中,可以结合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特色,建立现代化的体育小镇;发展乡村旅游事业,深入开展资源整合;将民俗、特色体育运用进一步整合,大力发展新型体育项目,激发当地群众的健身积极性,引导他们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。长此以往,当地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得到提高,农村地区的体育事业发展也会得到增强,不仅能够优化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,而且还能助推当地精神文明建设。
二、农村体育发展方向
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,群众收入增加,群众开始有意识地规划自己的劳动空闲时间,这为农村体育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。“人”是体育发展最活跃的力量,因此要推动农村体育发展,必须抓住人的要素,要遵循客观规律,引导人们丰富自己的生活,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。
(一)农村体育发展产业化
当前,农村体育必须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,要实现产业化,必须从体育用品的制造和休闲需求的产业化开始。首先,农村可以规划一定数量的体育产业园,推动形成经济发展产业链。在生产体育用品的过程中,在考虑降低成本、提高收益的同时,要保证质量。借此,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。另外,可以发展农村休闲产业,即,举办一定规模的体育赛事、发展体育旅游等,将体育融入群众的生活,紧密结合群众的需求,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化发展。
(二)绿色发展道路
和城市地区相比,农村的环境较好,在体育发展过程中,必须进一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,积极推进绿色发展,结合地形地貌进行科学发展。比如,在北方可以举办冬季冰雪运动,不仅可以发挥自身优势,还能降低对地貌的损害。部分农村可以举办自行车大赛,不仅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,还能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。总之,产业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,需要做到有限度地利用,顺应自然,实现长效发展。
(三)文体融合发展趋势
我国历史悠久、文化遗产丰富,乡村民俗文化多种多样。发展农村体育可将体育和农村文化结合起来,让更多群众加入其中,并通过当地特色文化吸引更多游客;要深入挖掘农村文化的价值,促进农村数量庞大的非遗文化得以有效传承;通过文体结合的形式,进一步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,扩大我国民俗文化的影响力。做到文体融合发展,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,还能促进农村发展,丰富广大农村地区的体育运动形式,为其注入文化内涵,提升农村体育价值。
(四)以人为本促发展
体育发展的目标是丰富群众生活,提升他们的获得感,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,让群众活得精彩。当前,各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不能脱离实际,必须深入了解群众的内在需求,切实服务当地群众。要加大宣传力度,吸引更多群众参加。体育运动的目的是丰富生活、强身健体、提升群众素质,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多个手段,让农村体育项目更加丰富。
三、结语
总而言之,当前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,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。要进一步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,必须坚持我国乡村振兴思路的指导,找准发展方向,要以产业化思路为引导,采取多主体共同推进的模式。在推动农村体育发展的同时,要注意保护环境、贯彻人本思想。